在大陸美容界有這麼一個傳奇企業—克麗緹娜。在集團董事長陳碧華的帶領下,本著國際化的定位,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克麗緹娜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2013年更是成功回台上市坐穩大陸美容企業龍頭。
如今距克麗緹娜1997年進入大陸已有19載,克麗緹娜依舊堅持著「愛與分享」的企業文化,給更多的人帶來美麗,同時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人的職業理想。
從1997年意外接到父親的總經理任命書到現在已經19年了。19年,她帶領克麗緹娜在大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2013年更是成功回台上市,成為首家於台灣上市的大陸連鎖美容機構。如今,克麗緹娜已經在29個省市建立了龐大的行銷網路,連鎖店近4000家……這一切都要從克麗緹娜現任董事長陳碧華說起。
意外受命的先鋒大將
「我來大陸其實也不是父親特意安排的。」提及19年前的往事陳碧華如是說。事實上,1993年陳碧華在新加坡一邊帶小孩讀書,一邊做房地產、股票等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投資事業。1997年,隨著投資經驗的累積,她發現大陸市場還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未來全世界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大陸!」加之自己的大陸情結,從小就夢想著回大陸的陳碧華,終於下定決心轉戰大陸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
總觀大陸,不管從歷史、地理還是發展前景上來看,上海都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地,於是陳碧華選擇落腳上海。不想剛到不久,父親陳武剛的一紙總經理任命書便發給了她。「接到任命書我嚇了一跳,很震驚。」陳碧華說:「我心想我連家裏的阿姨都管不好,怎麼管理一個公司?但父親讓我先接下來,沒想到這一接就是近20年!」
陳碧華說:「那時候大陸的美容行業還很小,社會輿論也不是特別接受,但是父親認為時機到了,可以開拓大陸市場。」事實上自1989年克麗緹娜在台灣創辦3年後,創始人陳武剛就已經著手佈局大陸市場。「1992年父親就在大陸建立了籌備處,但是沒有營業只是做市場調研,每一年他都會來觀察大陸市場,他的眼光非常敏銳,1997年香港回歸後,父親認為可以開始了,於是我也就成為了克麗緹娜在大陸的先鋒大將。」
守住定位 打開市場
1999年克麗緹娜在上海淮海中路開設了第一家店,那時候大陸的人均工資大約800元(人民幣,下同),而克麗緹娜的拳頭產品E.P.O.潔容霜一瓶220ml賣將近400元,一開始銷售成績慘澹,陳碧華內心也十分忐忑。一個寒冷的冬日,克麗緹娜在淮海路做促銷,美容顧問們磨破嘴皮,可看到產品售價,顧客們還是一哄而散,陳碧華的內心產生了動搖,難道真的錯了嗎?
沮喪的陳碧華在淮海路上一邊走一邊思考這個問題,看著沿街琳瑯滿目的國際品牌的展示櫥窗,她幡然醒悟:「既然選擇了大陸,那就說明我們看好大陸市場,克麗緹娜為什麼會來到上海,就是認為這個市場正處於上行的趨勢中。既然克麗緹娜和其他國際品牌都看好這個市場,那我們的產品為什麼就不能和國際接軌呢?如果單純做迎合大眾消費水準的產品,可能會喪失自己的品牌特色,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淘汰,更無法長久的發展下去。」想通了以後,陳碧華更堅定了克麗緹娜的中高端定位。隨著產品在市場上逐漸鋪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克麗緹娜的產品,在陳碧華的帶領下,僅僅用時3年克麗緹娜便實現了盈利。
陳碧華說:「對克麗緹娜的價位和服務,市場接受得比我想象中的要快。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美容院、專櫃給了客人一個體驗的地方,也教會客人潔容霜怎麼清潔皮膚;第二則是克麗緹娜品牌的良好口碑。到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潔容霜依然賣得很好,並且配方沒有改過,這說明我們的研發非常超前,對市場的預測也比較準確。」
雙輪驅動 轉型騰飛
經歷了初期的掙扎,隨著市場的認同,2000年以後克麗緹娜在大陸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回首再看,陳碧華也是感慨良多。「初到大陸,由於環境的差異,自己在慢慢適應。克麗緹娜有今天的成就,首先要感謝我的團隊。我沒有帶一個台幹,克麗緹娜全部都是大陸的員工,他們很值得託付和信任,帶給我了很大的幫助。第二,父親叮囑我要注意兩個重點,一是財務一定要依法合規而行,萬不可做兩本賬,我們的賬面比較清晰,為後續的上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二是在行銷上不可亂槍打鳥,大陸市場很大,但是要集中火力在上海,再華東,然後輻射出去,產生聯營效應。後來我也是按照這個戰略開始克麗緹娜在大陸的發展。」
「我們的主營通路以美容院和直銷為主,直銷的部分比較大,克緹有大陸頒發的直銷證,目前直銷的部分占整個銷量的一半以上,是一條看不見的通路。」陳碧華表示,如今克麗緹娜以美容護膚保養品為主,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擁有20多個系列140餘款產品,易於複製的商業模式使克麗緹娜擁有近4000家加盟店,產品銷售到至少29個省市,在大陸美容行業中獨占鰲頭。
據悉,下一步克麗緹娜有新的規劃。「其實就是結合互聯網的轉型。」陳碧華透露:「主營通路還是按照目前的模式,只是讓概念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轉型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增強產品力,我們用法國的一個產品來進一步打造以醫學為本的產品力;另一方面就是互聯網新美力,我們推出了『加盟店+互聯網+O2O』的新美力事業,我們從手機移動端到PC斷再到跨境電商,線上線下相結合,目前已經完成了一部分的建制。此外2017年克麗緹娜還將與上海電影節合作,一方面增強產品力,另一方面也加強品牌力。總體來講,『實體+虛擬』雙輪驅動將是克麗緹娜未來的轉型方向。」
「6518」夯實企業文化基石
深耕品牌,穩步發展,克麗緹娜成長成功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有形的東西,生產、研發、培訓這些能看到的,這都是企業的基本功。基本功可以學習,但是靈魂卻是學不來的,而靈魂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陳碧華如是說。
在創辦克麗緹娜成功後,陳武剛結合他的經營理念和思想提出了克麗緹娜「6518」的企業文化核心。「6」指6大信條,信條教會做人;「5」指5大原則,原則教會做事;6大信條、5大原則是克緹文化的源啟。「1」是1個信仰,信仰決定成就;「8」指8個行動,行動決定未來。1個信仰、8個行動夯實了克麗緹娜企業文化的基石。
為了深入貫徹企業文化,克麗緹娜做了大量的培訓工作,透過培訓來實現公司文化的滲透。陳碧華表示:「我們也在討論要做一個克麗緹娜的商學院來傳播我們的企業文化。企業要想永續發展,就一定要讓文化落地,正是由於克麗緹娜文化的凝聚力,讓我們在人才等許多方面的穩定性都很高,給克麗緹娜的發展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價值。」
目前克麗緹娜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和挑戰,也正是由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克麗緹娜有近4000家加盟店,如何帶領好這麼多人是最讓陳碧華費思量的地方。她說:「這些人和我們不是雇傭關係,是加盟關係,怎麼讓他們對公司的向心力是強的、凝聚力是好的,都要從做人、做事開始;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有信仰,就和信上帝就要守十誡是一個道理,但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此外,陪同很重要。陳碧華指出:「加盟商在經營他們事業的時候公司一路陪同,他們進了公司的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公司都會陪同他一起面對。哪些方面公司能夠幫到他,比如根據6大信條告訴他,要把喜悅與人分享,不能愁眉苦臉,每天都要開開心心地面對客戶,這樣會讓大家越來越認同,朋友也會越來越多。朋友相信,樂於接受,朋友之間在一起久了也更能很容易達成銷售。每天我們都要把這個道理講清楚,用在銷售上,用在加盟店的發展上,所以陪同是很重要的。」
潤物無聲 延續企業精神
加盟店有成功就有失敗,據陳碧華介紹,克麗緹娜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淘汰率,有選址問題、經營問題等,但是沒有人到總部抗議。陳碧華說:「我們和加盟商之間的關係保持的很好,克麗緹娜為其提供大量的培訓,但是克麗緹娜和加盟商僅做產品交易,加盟店裏的一切經營、裝修等克麗緹娜都不會去參與,沒有經濟糾紛;能幫上的地方克麗緹娜盡量幫,能送的東西盡量贈送,盡量把服務做好來提升加盟商的黏著度,經濟往來只有產品。雖然我們的服務可能達不到滿分,但是我們盡最大的能力去做,如果加盟商感覺收入沒有得到滿足,或者不能跟隨克麗緹娜的文化,那我們也不會指責他們,為了維護品牌形象,我們只能收回克麗緹娜的品牌。」
如今克麗緹娜擁有龐大數理的加盟店,管理起來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只有不斷豐富和充實企業文化,才能增加凝聚力,實現高效管理。為此,陳武剛先生又提出了一個「農夫精神」。
農夫只有種地才能產生糧食,但是在種地的過程中他也許會遇到天災人禍,可能種子被小鳥吃掉了,可能田地被洪水淹沒了,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可能。但農夫不會因為可能遭遇災難就放棄種地,因為只有繼續種下去農夫才會有收穫,這就是「農夫精神」。陳碧華說:「我們也把這些道理告訴加盟商,因為他們和我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他們經營賺錢,公司才能盈利;如果他們不賺錢改做別的,我也不能強制他們,我只能規勸,這是管理不是制約,這還是一種文化。」
現在每家企業都在講企業文化,但是企業文化不僅僅是掛在嘴上,關鍵要看企業的行為,看大家認不認同。陳碧華說:「談及克緹的企業文化,許多員工常常會感動落淚,因為克麗緹娜教會了他們怎樣做人做事。我們常常對加盟商講,要好好對待你的美容師,美容師有一天會長大,她會熟悉業務,如果有一天離開的話,她也不會是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會變成你的事業夥伴,所以你也可以入股這個美容師,美容師有她的發展前途。後來就有美容師也開了一家店,第二家店老闆就和美容師參股,然後再有美容師再開第三家店,他們用這種機制做,大家捆綁在一起,一起成長。來大陸快20年了,當初招進來第一批美容師當時18歲的話,20年過去他們現在也38歲了,這是克緹最核心的這一群,並且他們還在不斷培養更多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克麗緹娜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這些小姑娘進來經過公司的培育最後都能獨當一面,這就是我們的價值!」
2012年,位於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占地6千平米的克麗緹娜哲美學院開課。據陳碧華介紹,「哲美」是法語音譯過來的,原意是「豆芽」,代表克麗緹娜的一種精神。每個學生進來的時候都是一顆「豆芽」,經過不斷的培育逐漸長成。「學院的學生進來都要照顧一盆豆芽,學生在豆芽日記裏寫到:『如果豆芽今天長的過高的話,我要用牙籤怎麼去撐住它;如果我就是牙籤,那我怎麼把我的服務做好?』學生們在豆芽的成長過程中也有了自己的體悟。」陳碧華自豪地說:「哲美學院是迄今為止我認為比較滿意的學院。」
正是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文化滲透,讓克麗緹娜實現了企業精神的延續。
傳承就像「撚紗」
精神要延續,領軍人同樣要傳承。
光陰荏苒,如今陳武剛先生已經年過70,克麗緹娜的發展幾乎全部交棒給了陳碧華。「我認為父親對我的傳承算是成功的。」陳碧華說:「傳承的問題很重要,父親的理念是傳承如同撚紗而不是打結,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撚到接口沒有痕跡了就是傳承。我體會到了他的意思,也明白了他的經營思路,他的經營思路和戰略方向都是對的。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有很多我父親那樣的年紀可能無法理解的東西,但是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理念我理解了,思想和理念是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被淘汰的。」
不只是企業領導人的傳承,企業文化的傳承同樣需要用心執行。陳碧華說:「文化也怕斷層,當未來職業經理人來接做管理的時候,企業文化要怎麼接受並且永續?為此我們現在在成立一個部門,這個部門不管是哪個經理人來,培訓依然不會被更改的。把一年要做多少場的培訓規定下來,制式化,專門對企業文化進行傳承。」
作為「日不落的行業」,克麗緹娜的定位符合目前大陸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隨著「一帶一路」、「十三五」等政策的出台,陳碧華也表示:「克麗緹娜的發展也會跟隨大陸的發展規劃,如果時機成熟,未來『一帶一路』上的這些國家的經銷商代理我們都是可以做的,這一切應該順勢而為。」
常常在國外的電影裏看到,西方人在庭院裏、泳池邊、沙灘上等各種戶外環境愜意地消磨時光,而他們使用的桌椅很可能就是來自中國的産品。總部位於順德的錫山傢具有限公司就是産銷居行業內全球第一位的戶外休閒傢具企業,創始人王屏生一直感概當初來大陸創業是最明智的選擇。 【轉戰大陸開創錫山傢具事業】 1978年,王屏生在台北創辦了錫山傢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錫山傢具),企業成立還沒發展幾年就陷入了困境。王屏生説,
説起福貞金屬包裝,如果不是業內人士,可能會對這家企業比較陌生、沒有概念,但是提起王老吉涼茶、銀鷺八寶粥、露露杏仁露這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飲料品牌,您可能就豁然明白了,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飲料,幕後英雄就是——福貞金屬包裝。董事長李榮福憑著他獨特的經營管理哲學,打敗市場不景氣,成為兩岸三地最大的制罐大王。 【精密盤算】 接觸過李榮福的人,都會對他做事痛快利索的一面印象深
市場一天天縮小,利潤一年不如一年,當大多數傳統製造業中的台商正在為生存而掙扎、焦慮之時,來自無錫的一家台資傳統製造企業卻是風景這邊獨好,這家企業就是新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麥」)。 最新數據顯示,新麥2013年3月合併營收達到2.36億元新台幣,年增長19.39%,凈利率12%。總經理呂國宏介紹,新麥的股價這幾年基本維持在120幾塊新台幣左右。亮眼的數據背後,新麥有著怎樣的經營戰略?為什麼
他撕掉了「台商二代」的標籤,為自己正名「二代台商」。八零、九零後創業的這一代人裏,最流行的經營理念不再緊盯上一輩人執著的生產、管理、制度化;互聯網的精神賦予他及他們新眼光和力量,走向更加自我、開放、分享的世界。
溫柔似水,是對女性特質的一種飽含欣賞的描述。 由壓抑的被忽略的時代走向自尊、自信的時代,新時代的女性身上閃光的點逐漸璀璨。特別是在出色的女性身上,自我認識、遠見、自信、決心、智謀、激情等等特質是她們得以在這個男權依然佔優勢的社會、商海裡應付自如的武器。 游刃於事業、家庭中,黃明瑛用智慧活出了自己想要的姿態。
人一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有夢想並努力去實現,如今拉開了夢想「抽屜」的範茉莉,正為自己鍾愛的事業不斷努力著,充實而快樂。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台灣製造業成本上升,莊世良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島外更爲廣闊的空間。他先後到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地投資設廠,但總是虧損累累,最好的結果也僅僅是收支平衡。於是,1987年莊世良轉戰大陸,在考察過上海、廈門等地的經營環境之後,為了靠近擁有世界級港口的香港,最終他選擇了落址深圳。
他雖然是一個膠水界的「門外漢」,卻用責任誠信、品質服務贏得了客戶;他常說「亦步亦趨,腳步踏穩了再邁出下一步!」東莞豪力粘劑有限公司、力寶化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裕聰,用「金」品質,服務「力」,打贏行業競爭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