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於10月29日落下帷幕。會議的主要議題聚焦「十三五」規劃,創新、創業成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 的發展理念之一。屬於中國的創新創業「黃金時期」已經到來,青年作為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的主力軍,五中全會為青年創業帶來了一大波「福利」。
創新發展,拓寬創業項目
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此外支持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能 源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構建新型製造體係,也是會議的一大亮點。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青年人的創新、創業能力,這些新興產業為青年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能為他們提供眾多的創業項目。
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曾明確提出「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新機製。」五中全會更是提出建立麵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薹,落實高校畢業生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
此外,會上還提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優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限製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幹 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製度。激發企業家精神,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 權和創新收益。這些政策上的支持,都在為青年創業提供有力的保障。
金融改革,改善融資條件
「發展技術市場,健全技術轉移機製,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條件,完善風險投資機製。」這些,在三中全會上就已提及。在五中全會,「加快金融體製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被提上了日程。
發揮投資對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化投融資體製改革,優化投資結構,增加有效投資。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創新公共基礎設施投融資體製,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對於多數青年創業者,資金仍是稀缺的資源。金融改革,良好的融資環境可以激勵更多的青年創業。
將「創新、創業」擺在如此關鍵的位置,絕非一時決定。自2013年以來,國家出薹了一係列推動自主創新、創業 的政策,全民參與創新、創業的意願空前高漲。2013年至2015年連續三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創業、創新的表述逐年增多、加 重,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更首度出現「創客」一詞,屬於青年一代的創新創業「黃金時期」已經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