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全面推開的營改增試點至今已經施行一周多了,那麼營改增對此次納入試點的建築、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是否如之前預料的那樣為企業帶來減稅紅利?企業該如何才能享受到營改增帶來的利好?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對相關行業進行了採訪。
繼本月1日各地陸續開出首張增值稅發票之後,我國全面闖關的營改增又度過了最關鍵的第二關和第三關:即二手房交易實現營改增開票繳納以及四大行 業全面開票。據北京市國稅局的稅務人員介紹,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減稅紅利會隨著增值稅涉及範圍越來越廣而體現明顯。因為納入增值稅制的行業越多,先期執行 試點的行業的可抵扣項就越多,從而實現良性迴圈的鏈條。「現在營改增已全面推開,抵扣鏈條也就完全打通了。」
根據營改增的試點方案,以年銷售額500萬元為界限,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屬於一般納稅人,50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小規模納稅人。根據規定,營 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將從過去普遍徵收5%的營業稅降為3%的增值稅徵收率,稅收負擔總體下降近四成。這意味著,一般納稅人的減稅是有條件的,需要通過增值 稅進項抵扣實現,而小規模納稅人減稅則是「無條件」的,可以直接享受稅率降低帶來的減稅。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醒,營改增從稅制設計層面保證了行業稅負只減 不增,不過並不代表所有企業稅負都會下降。「企業還需要提升管理水準、結合自身需求正確運用營改增細則,才能真正享受到營改增的紅利。」
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為確保各行業的稅負只降不增,稅務部門在整個營改增切換過程中不斷微調政策,不惜多次「打補丁」出台有針對性的實施細則,確保一些特殊行業也能稅負降低。
比如,營改增方案中對勞務派遣如何抵扣沒有明確,此前地方稅務部門收到大量勞務派遣企業的回饋。為此,一份補充文件《關於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 改增試點有關勞務派遣服務、收費公路通行費抵扣等政策的通知》發出,給勞務派遣公司帶來了福音。增值稅時代,原先營業稅對勞務派遣實行差額徵收政策被平移 過來,但差額徵收是不能抵扣的。為照顧一些企業需求,檔在保留差額徵收的同時,增加可抵扣模式,即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一般計稅方 法計算繳納增值稅。這就意味著,勞務派遣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算算哪種方式最划算就選擇哪種方式。
另外,營改增政策還給經常走高速路的企業帶來了紅利。高速公路費抵扣的焦點主要是抵扣憑證問題。由於改革剛啟動增值稅發票與高速路收費系統還未 完全對接,為讓更多交通物流企業獲得減稅紅利,補充檔提出了過渡性舉措,明確一般納稅人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暫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計算可抵扣的進 項稅額。
營改增對二手房交易影響不大
營改增實施已過一周,效果到底如何,在房地產這個行業中,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就是二手房交易。近日,北青報記者走訪多個仲介門店,業務人員普遍 認為,營改增對二手房交易影響不大。此前,營改增出台之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利好,但從其對實際成交來看,影響微乎其微。
前日中午,朝陽區定福莊某地產仲介公司員工正給客戶介紹房源,在瞭解了房源的基本資訊之後,該客戶提到了營改增後交易稅費問題,仲介公司員工告 訴該客戶營改增後,交易的稅負不會增加,反而有所減輕。對於北青報記者提到的關於營改增對二手房交易的影響,該業務人員稱,從目前入市房源與交易數量來 看,營業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並無顯著變化,另外,幾乎沒有客戶是因為營改增引發的買房或者賣房交易,雖然問的人不少,但一聽說影響不大也不再糾纏於這一點。 真正影響二手房交易的還是房價的高低、土地的使用年限、房屋的裝修品質以及是否「滿五唯一」等因素。
一名準備近期換新房的張女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此前很關心這個問題,關於營改增後的計稅方式已諮詢過稅務局的專業人士,她目前看中一套總價 400萬元的房子,經過計算,營改增之前營業稅與營改增後繳納的稅費相比差額不大。由於孩子上學不方便,張女士打算將原來在五環外的房子換成在四環邊上的 一套房子。
據瞭解,營業稅是價內稅,即過去房價是含稅價,增值稅是價外稅,要按照不含稅價來徵稅,所以要先計算不含稅價格,再計算繳納增值稅。此外,營改 增後,二手房營業稅優惠政策將平移到增值稅徵收中。由於增值稅作為價外稅,二手房交易的稅負不會增加。營改增試點後,二手房交易的增值稅仍然由地稅部門征 收,維持辦稅資料不變、辦稅流程不變、辦稅場所不變,但稅負略有下降。
除了買房者和賣房者之外,北青報記者也諮詢了多位元地產研究人士。他們總體上認為,營改增對於房地產業長期來說是一個利好,但對於市場中具體的個人買賣二手房影響不大。
有飯店預計營改增後毛利上升3%
對於此次營改增將給餐飲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北青報記者採訪的華天餐飲集團、花家怡園、蟹老宋等多家企業負責人均表示正在觀望和學習中,還需要等 新政實施一個月後再看稅務報表。海底撈方面則透露,經過多次測算,預測將至少提高3%個利潤點,這也是此前眉州東坡作為北京市餐飲行業首例實施營改增企業 時對外透露的數字。
餐飲企業最晚9月實施營改增
海底撈將於5月10日在京統一實施營改增,為何比其他餐飲企業晚實施呢?海底撈方面稅務負責人介紹,國家稅務部門對營改增實施是有緩衝期的,可 延續到6月30日,而北京市稅務部門規定生活服務類企業可以延續到8月30日。「企業實行這項新政,一是對員工培訓量很大,海底撈要確定順利執行營改增政 策,並且逐步推行。另外我們在北京的30家門店還有之前預存的營業稅發票,統計一下大概還有10萬份,所以對此要有個消化過程。」海底撈方面表示,作為一 般納稅人,海底撈實施營改增,帶來降低稅負的變化,要比其他小規模餐飲企業更高。
營改增首周簋街飯店還「沒感覺」
在近日北青報記者對多家餐飲企業的採訪中,很多餐飲企業負責人都表示,還不確定營改增之後到底會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作為簋街餐飲協會會長,北 京花家怡園董事長花雷對於營改增也有一些迷茫,「目前營改增剛實施一周,對於簋街很多餐飲企業來說,既沒嘗到甜頭,也沒吃到苦頭。因此我們都不太知道這項 改革到底會使企業有何變化,雖然政府部門說對我們是有利的,但到底怎麼有利也沒說,培訓的也少,我們也在談論這個事,很多餐飲企業的老闆、稅務總監都感覺 挺彷徨。」
「對於花家怡園來說,即便是財務總監對肉菜採購、建築裝修等購買的東西,哪些能抵稅,哪些不能抵也並不清楚,我相信不止我們一家遇到這個問題, 很多餐飲同行都摸不清呢。」花雷指出,餐飲企業負責人去稅務局培訓一次課,也不能對所有事都明白,還有很多羅列不到的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適應磨合。「不 過,最終降稅能對餐飲界有好處,就是幫助我們的一件大事。」
稅務總監業務能力將受考驗
據瞭解,與營業稅相比,增值稅在稅率/徵收率、營業收入計算、計稅方法、發票管理、申報資料、徵收機關等環節都出現較大變化,特別是抵扣制的計稅方法、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申報表格的填報難度和數量等,都較營業稅時期增加了難度和複雜程度。
一名受訪的餐飲業人士稱,除稅費外,他們還要考慮人力、租金、水電氣等在營收中的占比,「這些成本大概能占到營收的85%,所以要學習的新規很 多。」有業內人士指出,營改增對餐飲企業的稅務總監的個人業務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驗,也就是說業務能力強的有可能給企業降稅,反之還有可能比原來交的稅更 多。
一般納稅人買產險百元可省5.66元
今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全面鋪開,各家保險公司也紛紛開出營改增發票。北青年記者瞭解到,目前,由於壽險、農業保險等享受免稅政策依舊延續,與 此次稅制改革關係不大。產險業營改增後, 個人購買車險等暫時還不受影響,一般納稅人買產險因增值稅抵扣,約折合100元可省下5.66元。
根據近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金融業有關政策的通知》,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相關規定,現行營業稅制下保險行業所享受的稅收減免政策在改為增值稅後將全部得到延續。
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列出的免征增值稅的業務中就包括農牧保險以及為使農民獲得農牧保險知識的技術培訓業務;保險公司 開辦的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產品取得的保費收入,即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險,是指保險期間為一年期及以上返還本利的人壽保險、養老年金保險,以及保險期間為一年 期及以上的健康保險;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
保險公司主要納稅收入來自保費銷售和投資差價收入,由於壽險大部分一年期以上業務享受免稅優惠,營改增涉及的需納稅收入可能主要來自財產險。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還明確,被保險人獲得的保險賠付不用繳納增值稅。
平安財險北京分公司財務部經理范瑩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業的特點是對系統的依賴度非常高,網點眾多,系統的切換,切換到增值稅管理模式,包括承保系統、財務系統、理賠系統的改造,時間緊任務重,迎合增值稅變化的系統改造非常關鍵。
另據介紹,對於產險的投保人而言,主要分為兩類客戶來看,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和個人。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採購保險的成本將會降低,以 100元保費為例,原來的100元採購支出,現在因可進項抵扣實際只需支出94.34元,降低了5.66元;而對於個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而言,採購保 險的成本沒有變化。
營改增首周海澱減稅上百萬元
相關稅務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無論從前期測算還是從目前實際辦理情況看,在營改增之後,納稅人個人存量房業務的整體稅負是下降的。
數據:買賣雙方整體稅負下降超2%
資料顯示,5月1日,全市18個區(分)局正式進行了營改增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試運行,當天共辦理個人存量房稅收業務85筆,徵收稅款 638.55萬元。其中,徵收賣方稅款354.86萬元,買方稅款283.69萬元,相比營改增之前分別降低了12.25萬元、3.78萬元。整體稅負降 低16.03萬元,下降幅度2.45%,平均單筆業務稅負下降1885.88元。
從5月3日營改增後首個工作日的情況來看,截至5月3日18點,海澱區地稅局第二稅務所共辦理二手房交易138套,開出增值稅票138張,存量 房交易累計金額近3億元,繳納增值稅582萬元,較營改增前減少稅款30萬元。東城區地稅局3日共辦理二手房繳稅業務25筆,徵收稅款284萬元,與營改 增前相比買賣雙方稅負整體降低1.6萬元。順義區地方稅務局第四稅務所也表示,3日共受理繳稅業務13筆,營改增前交易雙方需要繳納稅款合計為64.38 萬元;營改增後交易雙方繳納稅款62.35萬元,稅負整體降低了2.03萬元。
截至5月6日的營改增首周部分統計資料顯示,至5月6日15:00,朝陽區地稅局當周共辦理存量房交易業務1311筆,徵收稅款 16854.57萬元,代征增值稅3877.38萬元,代開增值稅發票1311張。截至5月6日18點,海澱區地稅局當周共辦理二手房交易628套,開出 增值稅票628張,存量房交易累計金額近19.21億元,繳納增值稅2170.95萬元,較營改增前減少稅款103萬元。繳納契稅3481.17萬元,較 營改增前減少稅款165萬元左右。
算帳:營改增後二手房轉讓能減多少稅?
營改增後,個人存量房業務中各種稅費究竟如何計算?昌平地稅相關稅務人員以近日一筆用戶案例為北青報記者算了一筆細帳。
據介紹,某房主近日出售一套位於昌平區價值3720000元、142平方米的住房,滿五年家庭唯一,原購房發票金額2300000元,取得房產 時繳納契稅69000元,無貸款,差額徵收增值稅,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免征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買方非家庭唯一住房,徵收契稅(稅率 3%),免征印花稅;合同價格高於區域最低過戶指導價,根據合同價格計算相應稅款。
具體來看,賣方相關稅款:營改增以前,按合同價格徵收,稅款合計78100元。其中,營業稅為 (3720000-2300000)×5%=710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加為71000×(5%+3%+2%)=7100元。營改增以後,合同價格 為含稅收入,稅款合計74380.95元。其中,增值稅為(3720000-2300000)/1.05×5%=67619.05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及附 加為67619.05×(5%+3%+2%)=6761.9元。兩者相比,營改增之後稅款減少3719.05元。
買方相關稅款:營改增以前,按合同價格徵收,契稅為3720000×3%=111600元;營改增以後,合同價格為含稅收入,契稅為(3720000-67619.05)×3%=109571.43元;兩者相比,營改增之後稅款減少2028.57元。
工行可實現系統自動化開票
自2016年5月1日起,銀行所屬的金融業將開始實施全面營改增。檔規定金融服務業統一適用6%的稅率,稅率較原來營業稅5%有所提升,但計稅方式也從營業收入全額徵稅變為差額徵稅。
北青報記者昨天從工行獲悉,5月2日該行山東濰坊分行營業部成功為客戶開出了第一張系統自動生成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也是銀行業營改增之後首張通過全流程電子化操作開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目前,工商銀行營改增試點工作順利實施。
「在強大的系統支援下,工行是銀行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實現系統自動化開票的銀行。」工行總行計畫財務部副總經理王剛表示。 「手動開票存在風險,不能準確識別客戶以及交易是否發生,而系統自動化開票能有效避免這一問題。」此外,工行還對已打發票進行掃描和OCR圖像自動識別, 自動識別票面上的關鍵要素並與稅務系統中記錄的電子資料進行比對,防止套打發票,並由系統將客戶發生的涉稅業務與發票列印內容進行強制關聯,確保開出的每 一張發票都有真實的業務背景,做到不虛開增值稅發票。
營改增後「帳單變化不大」
5月起,酒店業正式納稅營改增試點。此前,多家外資酒店集團層面曾透露五一之後的價格調整計畫。
近日,北青報記者通過官方客服瞭解到,洲際酒店旗下京城二環附近一家星級酒店高級客房單晚含早餐房價為1660元,同時另收16.6%的服務費及稅費,總價為1930元。
另一家萬豪旗下的王府井附近的星級酒店工作人員表示,該酒店目前標間報價為807元起。客服人員確認,目前服務費為10%,同時需收6%的增值 稅,「也是近日剛剛開始」。對於價格是否上漲的問題,客服人員表示,之前的服務費是15%,現在降到10%,因此總體來看客戶「帳單變化不大」,該客服人 員稱。
相比外資酒店的「新政」,北青報記者近日同時致電首旅建國旗下京城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說近期調價計畫。(記者 藺麗爽 任笑元 李佳 張欽 程婕 朱開雲 供圖/視覺中國)
